行业资讯

现代化医院气体传输系统的构建与优化

2025/07/10 医用气体工程

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院建设标准的提升,气体传输系统已成为医院不可或缺的生命支持系统之一。该系统通过稳定、安全地向各临床科室输送多种医用气体,保障手术、急救、康复等多项医疗服务的顺利开展,其设计与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的整体运行效率和安全保障水平。

气体传输系统主要包括氧气、压缩空气、负压吸引、笑气、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类型。各系统独立运行,分别服务于不同的医疗用途。例如,氧气用于患者呼吸支持,压缩空气驱动呼吸机、麻醉机等设备,负压吸引用于术后清理或呼吸道分泌物抽吸,而笑气和二氧化碳则用于特定外科治疗。因此,在系统构建过程中,必须做到分类明确、布线清晰、功能完善。

在方案设计阶段,应依据医院的建筑面积、床位数量、科室分布等因素进行负荷测算,确定气源设备的容量和布局。通常,氧气系统采用液氧储罐配合汽化器为主供气方式,同时配置制氧机或钢瓶作为备用;压缩空气系统选用无油空压机,经多级过滤干燥后输送至各终端;负压吸引系统由真空泵机组、缓冲罐和控制系统构成,确保稳定高效的负压输出。

气体输送管道的设计尤为关键。材料方面优选无缝铜管或不锈钢管,确保耐腐蚀、低泄漏;布线方面应尽量缩短路径,减少弯头和分支,提高输送效率。不同种类气体的管道应单独敷设,避免交叉污染。穿墙、穿楼板处应加设防护套管并做好密封处理,确保不影响建筑结构和洁净环境。

终端设备的布置应充分考虑临床使用便捷性。手术室、ICU等重点区域宜采用集成式气体终端面板,接口排列符合国际标准,并设有防错插保护;普通病房可将终端安装于墙面或设备带之上,标识清晰、操作简单。

系统还需配备完善的电气与自控装置,包括压力监测、流量调节、故障报警及远程监控等功能,实现对气体状态的实时掌控。同时,应配置双路供电或UPS电源,确保紧急情况下系统仍能正常运行。

总体来看,现代化医院气体传输系统的构建是一项技术性强、标准要求高的系统工程,必须从设计、施工到运维全过程严格把控,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性、稳定性与可持续性,为医院高质量医疗服务提供坚实支撑。


首页
产品
新闻
联系